按照大型电站1元/度的光伏上网电价,他要想收回成本大约需要8年时间。
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格兰特金(GrantKing)表示,可再生能源发电比天然气和燃煤昂贵,并且不稳定性高。公司尚未决定是否以1.8亿澳元继续扩建风电场和以1.5亿澳元与美国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合建太阳能发电厂。
此外,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比燃煤发电更具竞争力,推动了投资向可再生能源领域倾斜。2007年,政府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计划,即到2020年,澳洲20%的电能来自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每年发电41,000千兆瓦/时。据路透社报道,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居民家庭能源支出不断上升,澳大利亚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的清洁能源计划、碳排放交易计划以及投资20亿美元铺设可再生能源运输管道计划,正面临搁置的风险。按计划,风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份额将从2007年的1.5%到2029年的12%,每年增长近70%。(1澳元约合5.87元人民币)Infigen能源公司总经理迈尔斯乔治(MilesGeorge)称,很多大型能源企业反对41,000兆瓦/时的目标是出于自身利益,在南澳大利亚的经验表明,风力发电已经开始压低整个电力市场的价格
记者昨日从市招商局获悉,在日前举办的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上,我市与香港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招商新能源)签署投资30亿元的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此次规划总量为30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由招商新能源全额投资开发,将于今年正式启动并实施。最终在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决定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至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至15.97%的反补贴关税。
其委托普华永道(PwC)做出的一份报告表示,早期研究断言的关税将使欧洲太阳能行业损失272亿欧元的结论在方法和内容方面包含重大缺陷,非常值得怀疑。2012年底,在阿斯贝克的游说下,美国政府终裁对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组件征收最高达250%的惩罚性关税。以SolarWorld为首新成立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在2012年7月正式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已经向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倾销行为提起诉讼。由于特别关税的征收,欧洲太阳能生产商产量确实出现增长,并新增了部分就业岗位。
欧盟认为中国是非正当竞争的窃贼,中方则怒斥欧盟此举的本质是不光彩的贸易壁垒。进入后双反时代的各地光伏厂商命运各有不同。
2011年SolarWorld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联合其他6家美国企业,在美对中国太阳能企业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诉,美商务部于同年11月8日正式立案。2011年全球十大光伏组件制造商产量及份额单位:兆瓦,%来源:IMS Research以上10家光伏企业的总产量占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总产量的44%的份额,合计12500兆瓦。以此为代表的是,尚德、英利、天合、阿斯特、晶科、赛维。FrankAsbeck终于如愿以偿割下了中国光伏这块肉。
该惩罚性关税将于6月6日起生效,税率平均为47%。经过数月的双反调查,欧盟委员会最终在2013年5月8日同意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板征收惩罚性关税。EUProSun由欧洲25家企业组成,其中包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其他欧盟国家的厂商。普华永道还推翻了以美国为例的佐证。
等待他们的不仅是整个产业的寒冬,还有一张总额或达17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催款单。紧接着这份报告的发布,EUProSun做出了回击。
近日有消息传出,包括英利、尚德、天合光能、中电光伏等企业均收到了玻璃协会的催收函。中国光伏灼眼的勋章我国国内光伏发电成本高昂,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所发电量的《可再生能源法》几乎就是一纸空谈,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电价补贴政策也迟迟无法出台。
显然,欧盟执委会接受了后者的研究结论。数据显示,SolarWorld公司2011年营业额就已经下降至10亿欧元左右,录得赤字近3亿欧元,净亏损达2.332亿欧元。由此开始,意大利、捷克、美国纷纷步其后尘,大手笔地补贴光伏发电。中国政府知道使用太阳能比使用地球上的所有石油和天然气都要划算。Solar World的反击排在第十位是德国SolarWorld公司,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团如今风光不再。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墙倒众人推下供应商的巨额催债接踵而来。
阿斯贝克是从事反倾销游说活动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 ProSun)的发起者和领导人,也是该组织在媒体上最响亮的扩音器。其中,中国的光伏组件企业独大,6家企业上榜全球十强,合计总产量为7754兆瓦。
德国SolarWorld公司自救计划的起点选择了从美国而非欧洲本土。德国项目开发商Soventix首席执行官、AFASE发言人ThorstenPreugschas表示:相较于对欧盟就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特别关税为欧洲太阳能制造商所带来的积极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德国政府削减补贴力度,光伏组件价格大跌以及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崛起的三重压力下,SolarWorld的财务状况每况日下。来自德国SolarWorld公司内部的消息称,公司认为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竞争对手低价倾销导致太阳能产品价格下降。
由此,这份数据更像是中国光伏制造业的一枚灼眼勋章抓住国外光伏市场机遇的中国企业在2000年至2010年长达10年的时间里在国际市场上风生水起。FrankAsbeck终于如愿以偿割下了中国光伏这块肉。最终在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决定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至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至15.97%的反补贴关税。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墙倒众人推下供应商的巨额催债接踵而来。以SolarWorld为首新成立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在2012年7月正式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已经向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倾销行为提起诉讼。
成功砍掉中国光伏制造业左膀的SolarWorld同时正在谋划如何斩断另一只右臂。中德贸易战,一触即发。
中国政府知道使用太阳能比使用地球上的所有石油和天然气都要划算。德国《明镜》周刊把他描述成为一个犹如莎士比亚笔下《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一般的商人,唯利是图,冷酷无情。
2012年底,在阿斯贝克的游说下,美国政府终裁对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组件征收最高达250%的惩罚性关税。本文无意理出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的是非曲折,只求将欧盟初裁锤音落地前的事件原貌还原在各位读者面前。由于特别关税的征收,欧洲太阳能生产商产量确实出现增长,并新增了部分就业岗位。于是,长久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形成了三头在外的畸形生存模式,即原料在外、市场在外、设备在外,国内市场约等于零,光伏组件95%以上依赖出口。
其中,中国的光伏组件企业独大,6家企业上榜全球十强,合计总产量为7754兆瓦。外国媒体报道,德国Solarworld总裁FrankAsbeck正在庆祝自己游说的重大成果,并对自己的公司以及整个欧洲的光伏产业许下乐观估计到2020年,欧洲的光伏市场将增长五倍,容量可达到2000亿欧元。
他此前的赫赫战功已经让中国的光伏企业对他记恨在心。而在2012年,SolarWorld公司无限期推迟发布2012年全年财务业绩,因其预计2012年公司亏损或达5.2亿至5.5亿欧元。
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时曾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制造商征收关税会让美国光伏产业产生数额庞大的损失。FrankAsbeck曾公开指责中国的光伏组件企业,中国相关部门在2011年为太阳能企业提供了近200亿欧元补贴,从而使他们得以将产品价格下降到成本价30%以下。